乐文小说网 > 塞上曲 > 第10章 第10章

第10章 第10章


庾昭明领着两名礼部官员一同步入了高盛宫大殿。殿上,除高昌王外,还有丞相安佑,都护城守备营擎掌虢利及两名户部官员。

        庾昭明先向父王行礼。丞相等向庾昭明行礼。各自见礼之后开始议事。

        “今日接到送来的通报,武威郡守使者后日抵达呼兰县。五姓国中的安,康,曹三国使者也将于后日到达贺西县。”

        这便是今日议事的主题。

        “武威郡守使者和三国使者到了,这次捷尔金节的各国道贺使者便差不多算来齐了。”丞相道。

        安佑说得含蓄,但殿上之人都心知:唯有东土使者和他们西面的安,康,曹三国使者来了,这次的捷尔金节才真可以说是成功圆满的盛会。

        对于使者的到来,高昌王是很高兴的,道:“使者来了,很该去亲迎。昭明,你去呼兰县迎接东土使者;丞相,要劳你去一趟贺西县。”

        安佑行礼道:“大王有命,职责所在,何敢称劳?”

        庾昭明也应了,道:“明日我便动身,提前过去。”

        他这个大儿做事从来都叫人放心。高昌王点了点头。

        接下来又议了使者到来之后的安置,宴请等事宜。庾昭明如今领着礼部,便由他出面道:“四国使者到后第二日,先于宫中大宴各国使节。后二日再宴请东土与五姓三国使节。东土使者居于合庆巷东官驿,五姓三国使节居于西官驿。”接着又奉上了礼部草拟的两次宴会的与会人员名单及谢礼清单。接着又道:“关于开幕当日事宜,根据您的意见,我命礼部又重新拟了一回章程,请您过目。同时还拟了一份单独宴请东土使者和五姓三国使者的章程。”

        侍从接过奏本,躬身呈给了高昌王。高昌王接过,看了看,并没有说什么。向丞相问道:“官驿那里,一应人手、物事准备得如何?”

        丞相领户部。见问,道:“相关事宜一概已准备妥当。这是章程,请大王过目。”

        高昌王结果奏本,看了看,点了点头,又向虢利问城中守备治安情况。守备营擎掌虢利躬身一一回答禀告。

        一一问了一回,高昌王道:“捷尔杰节是我国盛会。声势既大,职责也大。诸位爱卿再辛苦几日,务必确保盛会的圆满。大会闭幕之后,我必有犒赏。”

        殿上众人俱躬身道:“臣等必尽心尽力!”

        见高昌王一时无事,诸人便退了下去。唯有丞相与庾昭明奉命留了下来,高昌王与之又议了一回。

        第二日上午,庾昭明与安佑各领着人员旗帜队伍一东一西出城前去迎接使节。

        且说张昙回到延庆巷后,并未休息,而是将那装了首饰的盒子放在桌上,便命人去请阮叔。

        一时人来报阮叔去了市集还未回,张昙也不动,只道:“命人去寻阮叔来。”

        于是来人匆匆退了下去。

        张昙坐了坐,想想还是起身去换了身衣服才出来。等人的时候总仿佛很漫长,张昙今天却有了无比的耐心。

        她的目光从那合着的锦盒上略过,又看向窗外明晃晃的阳关。阳光非常耀眼,将整个室内都照亮了,也照亮了她的眼睛。

        阮叔在侍女的带领下匆匆走了进来。来到堂上,向张昙行了一礼。张昙请阮叔免礼,又请他落座。带茶水奉上后,才伸手将锦盒向前推了推。

        阮叔不明所以,小心打开锦盒,看到了里面卧着的项链。

        堂上很安静,没有人说话。然而阮叔什么都明白了。他小心托起那条项链,看了好一时,才道:“这是金精。”

        金精这个名号,他从来只耳闻,甚至在张昙说她在宫中亲眼见到了金精后他其实仍保留怀疑,然而今天,在看到这串项链的第一眼,他就确定了:这,就是金精!

        最初那种拿到实物的激动感此时褪了些,张昙将自己这一路的想法道了出来:“我想派人将这枚金精戒指送回家去,一是将发现金精的情况告给父亲,请父亲看看;二则,也将我的打算向父亲说一声。”

        “小娘子有什么打算?”阮叔问道。

        她的打算,自然是要彻底弄明白这金精的来处。“既然知道了确有其物,自然不能放过。”又道:“今日在宫中,我向博王后也提了提想找那法师问明来源的意思。博王后也道闭关是婆罗门教的既有修行之法。只要知道那法师不是故意避着便行。我便等着罢,闭关再长,总有出关的一日。只要他出了关,我便能找到他问明白。”

        “小娘子还是妥当。”阮叔道。

        张昙“嗯”了一声,道:“那便麻烦阮叔安排人送这枚金精戒指回去吧。”

        阮叔应了声是,道:“今日去办了路引,明日一早便可出发。我打算着两人一同去。只是如此咱们这边留下的人便少了。”

        张昙上来时,连同阮叔,文竹,一共带了七个人过来。如今回去了两个,只剩下三人,办事、出门便有些转不开。

        张昙道:“还是着二人回去。这枚戒指珍贵,多个人,多份安全。这里若实在转不开,这些日子我便少出些门,您只管带着人去办事。稍后我写封信,写好了会命文竹给您送去。”

        阮叔应了。张昙命人去找了个盒子,将那戒指放进去递给了阮叔。阮叔接了,见张昙无其他话,便托着盒子退了下去。张昙自去写信不提。

        第二人一早,延庆巷走出二人,各牵着一匹马,俱往东门而去。出了城门,骑上马,一路奔东而去了。

        如今一直悬而未决的事终于算是有了一点交代,家中出门可用的人又少了两个,张昙便多在家中看书,然而过了两日,第三日她还是领着文竹和一名家仆出了门。

        无他,据说那清净寺的法师出关了。

        这一日一早,趁着日头还不太烈,张昙乘着马车,带了两个家仆出延庆巷,往西城门去了。

        城门处较之张昙来看时更加拥挤,守备营的人驱着马前前后后维持秩序。眼见人如此多,张昙再心急便也只能按捺住,看着马车跟在后面慢慢朝前移动。

        好容易出了城门,张昙忽然听得车外传来一声尖利的鞭子呼啸声及忽然而起的呼痛声,她忍不住掀开车帘一角,看见对面进城的人流里有十数匹高头大马,环绕着一辆遮得严实的高车。

        当头两匹大马上两名不清楚身份的男仆眼看有人趁着空隙挤在他们面前试图插队,心中不耐,便一鞭子抽了下去。那被抽中的人连声呼痛,然而转头瞧见身后这些人的气势,并不敢争执,而是捂着手臂退到了一边。

        张昙皱眉看着这一幕,但见那些人一步步往城门里去了,便也收回了目光。

        出了西城门,马车加快速度,向清净寺而去。疾驰的车马,卷起了黄色烟尘。

        如今已是盛夏时节,还未到石山,远远的便瞧见石山上漫山红黄之色,仿佛蒸腾着热气。然而张昙驱车不停,径直上了山道。

        半山腰的清净寺门首依然如昨。车马在寺门前停下,一名男仆下马去敲门,文竹扶着张昙下了马车。

        寺门被敲开了,家仆告明了来意。张昙以为还要有番波折,谁知那迎客僧朝张昙的方向看了一眼,侧身延手,将张昙请了进去。

        寺内仍如数月前讲经会一般,只是安静得很。迎客僧将张昙带到一处厢房,合十禀道:“正值早课,还请施主在此稍待。”张昙应了。于是迎客僧退了下去,一时一个小沙弥送上茶水来,又退了下去。

        张昙抿了一口那茶水,入口苦涩,咽下去之后倒有些甘甜味道。

        张昙坐在厢房内,耐心等着。文竹立在一旁,门外,阳光猛烈,无遮无拦。等了约有一炷香的时间,忽然听得喧哗声。寺庙内的喧哗自然不同于市井之声,这喧哗仅由众人的脚步声,风吹动衣裳的簌簌声,和小僧童们久坐之后得遇释放的活泼之声构成。

        张昙看着那些出了早课的僧人们脚步纷迭,不知转到哪里去了。又坐了一时,一个小沙弥出现在门口,请张昙前往正殿。

        正殿前明亮刺目的阳光直直地照下来,深入殿内丈许。小沙弥将张昙引自殿前廊上,请她少待,自进殿禀告。一时出来,双手合十,将张昙迎入了殿中。

        殿当中是一尊泥金塑像,讲经会当日张昙随着博王后曾拜了拜。那位法师背对着大门,面向塑像,眉目双阖,垂首默诵。

        张昙此时再入这殿中,再见到这塑像,并未如上次一般参拜,而是立在一旁,,静等着法师。

        她等了很长时间,长到寻常人几乎都要学这虔诚的法师一般默念祷告,以给这难捱的静谧找一点事做。张昙心里也转过一回这个念头,然而到底只是静静在一旁等候着。

        终于,法师祷告已毕,转过身来,向张昙合十行了一礼。张昙回了一礼。然后法师延手相请,将张昙让到了一处四面开窗的厢房中。

        沙弥送上茶水来,仍是那杯苦茶。法师让了一回,开口道:“让小娘子久等了。”

        张昙觉得这句话的含义有些丰富。她微微一笑道:“不知法师闭关精研教法,多次唐突登门,还请见谅。”

        法师宝相庄严,纹风不动,只道:“劳小娘子多次登门。不知小娘子今日来是为何事?”

        能这么快就切入主题自然是张昙所想。她也不故弄曲折,将自己的来意道明了。

        “向前在宫中,见到了法师呈现给大王的一块金精,我极为喜爱,想问问法师这金精的来由。”

        法师这才知张昙到底为何而来,然而他眉眼半垂,面上看不出丝毫,于是也不问张昙为何执着于要找到金精的来源,只道:“此金精乃一信徒所奉,据说携带千里而来。具体源于何处,小僧也不得知。”

        张昙静静看着法师,良久问道:“法师所言属实吗?”

        她这句话近乎无礼了。然而法师并无愠怒,只是单手合十,道:“出家人不打诳语。”

        张昙默了默,准备起身告辞。这时法师忽然抬头道:“女施主为金精而来,是为喜爱,还是为利?”

        张昙不意有此一问,淡淡道:“为利,也为喜爱。”又问:“法师何处此问?”

        “据闻这金精出于高山荒原,其地既高且险,极难采掘。小小一块,动辄需要人的鲜血,甚至性命去填补。可知人的一点喜爱之心,一点逐利之念,常会将另一些人引入险境。因此小僧想求女施主的一点怜悯之心,若能将喜爱之心珍藏于内,那千里之外的人便得到您的顾惜了。”

        此时这厢房内光线透亮,法师的脸和他脸上的悲悯在这光线下一览无余,让人动容。

        张昙默了默,终于道:“张昙感佩法师的一片慈悲之心。”说着她站了起来,“今日打搅法师。多谢。”

        法师也站了起来。张昙行过一礼,便转身走了出去。


  (https://www.xlwxsww.com/1063/1063815/6094839.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xlwxsw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lwxsww.com